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烛光读书网 > 现代都市 > 大明:最强纨绔

大明:最强纨绔

潘海根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陆灿嘉靖是《大明:最强纨绔》中的主要人物,在这个故事中“潘海根”充分发挥想象,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,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,以下是内容概括:嘉靖三十一年,此时的大明,国库空虚,官场贪墨横行。此时的陆灿,不学无术,恶贯满盈。他爹是锦衣卫首领,嘉靖儿时伴读,奶奶是嘉靖的奶妈,爷爷是嘉靖以前王府的管家,他一家子都是嘉靖的亲人。噢,那没事了!......

主角:陆灿嘉靖   更新:2024-01-17 09:4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陆灿嘉靖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最强纨绔》,由网络作家“潘海根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陆灿嘉靖是《大明:最强纨绔》中的主要人物,在这个故事中“潘海根”充分发挥想象,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,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,以下是内容概括:嘉靖三十一年,此时的大明,国库空虚,官场贪墨横行。此时的陆灿,不学无术,恶贯满盈。他爹是锦衣卫首领,嘉靖儿时伴读,奶奶是嘉靖的奶妈,爷爷是嘉靖以前王府的管家,他一家子都是嘉靖的亲人。噢,那没事了!......

《大明:最强纨绔》精彩片段


话说,陆灿献策,被授户部六品主事官职一事,其实在官场上到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议论。

但是,陆灿被嘉靖皇帝恩赏一同用膳一事,却是让百官议论纷纷了。

因为嘉靖皇帝深居宫中,连百官都不见,但是如今却大开特例,居然让一个刚刚提任的六品户部主事陪同共进御膳,这可就意义非凡了。

所以,陆灿还未及走出西苑,他陪皇帝一同用膳之事便已是震动了整个京城的六部官场。

人人无不感到震惊、诧异和不可思议。

一个如此年轻的人,居然便得到了皇上如此的恩宠,这可着实令所有人羡慕嫉妒恨。

因为这等于就是说,陆灿他如今深得圣上喜欢了,亦或者说,他陆灿被皇上非常的看重。而这喜欢和看重的程度,显然不是大家可比的。

要不然,皇上为什么不曾赐其他臣子陪他一块用膳啊?

所以说到底,其他的臣子,在皇上的心里都没当成是他的自己人,甚至于包括内阁里的那几位。但是,陆灿在皇上的眼里,显然已经被视为他的自己人了。

这又怎能不叫同朝为官的众人,心生羡慕呢?

这样一个无名之辈,却是能受皇帝如此看重,这让百官既不解,又嫉妒。

凭什么啊?

难不成……陆灿这个人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才能?

他不就是一个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么?他不就是想出了一个发行国债的鬼主意么?皇上也太看得起这个人了吧!

当然,别说百官有这种想法,就连严世蕃都有这种想法,许多人无不是心中暗自不爽。

…………

好在,陆灿是不会知道大家心里的嫉妒和恨意。

当然,如果他真的知道了,他也不会在乎。如果真有人敢当面质问他,凭什么?陆灿一定会拿出键盘侠的精神气貌,直接怼死他。

话又说回来了,得到皇帝的格外恩宠,陆灿心里也是很骄傲,很高兴的。

特别是在用膳时,谈论到的税法改革一事,他明显能感觉到,嘉靖是有要进行税法改革之心的。

这着实让陆灿有些意外,因为这和历史书里的那位只知躲在丹房炼丹修仙的嘉靖不一样,现实中的这位嘉靖,显然不是昏君,而是仍然有着一颗进取之心的皇帝。

特别是,自己似乎还得到了嘉靖皇帝的重用,这也让陆灿心中多少有些感动。

自己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,其实陆灿的内心是非常孤独和无措的。甚至,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该何去何从。

毕竟,对他来说,这就是一个与他格格不入的世界。

而就在这短短两天时间里,陆灿做梦也没有料到,自己却能得到嘉靖皇帝的认可和重视,这让原本迷茫无措的他,也开始有了方向和目标。

虽说眼下的自己,嘉靖只是任命了一个小小的六品户部主事,放在京官里,就是芝麻小官。

但是,想到以前的那个自己,那可是一个十足的败类、人渣啊,为非作歹的纨绔败家子啊,嘉靖却仍然愿意如此不拘一格的任用自己。

这在陆灿看来,虽是六品小官,但却也是一种信任,一种托负,也是一份巨大责任!

在这一刻,陆灿的心里,也有了一个目标,一个方向,那就是利用后世的那些知识和认知,决定在这个时代,这个世界,一展抱负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也算不枉穿越一场。

只不过,是否能改变这个世界,是否真的能立一世功名,陆灿心里也没有把握。

但是,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,既然嘉靖又愿意给他一个用武之地,那我又为何不试一试呢?

或许,这个世界,真的能因我而改变呢?

想到这些,陆灿只感到一股热血涌遍全身,从未有过的热血豪情,油然而生……

小说《大明:最强纨绔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关于国债发行的工作,在嘉靖的催促下,户部也是不敢耽搁丝毫,因为灾区还等着这批银子借过来赈灾。

所以,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,大明王朝的第一批赈灾国债,就这样急匆匆,快若闪电般的发行问世了。

当然,这不仅仅是大明王朝的第一次,而是华夏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债。

与国债一同问世的,还有一部由陆灿领纲制定的《大明国债法》。

当然,陆灿不知道的是,这次发行国债,在后来的历史课本上记下了浓重的一笔。

后世历史学家将这次发行国债,认为是标志着国债成为大明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。随着国债规模不断的扩大,也成为推动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。

当然,这一切,此时的陆灿显然是不会想到,也不可能知道的。

不过,有一点陆灿心里很清楚,那就是这次大明王朝发行国债,必然会给将来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。

首先,每个人都是大明王朝公债的持有人,个人利益和帝国利益高度绑定,这在无形中必然会强化人们的共同体意识。

这对将来,抵抗外族的战争,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
赈灾国债,也确实如陆灿预想中的一样,在不记名,以及可观的利息原因下,第一批赈灾国债一百万两银子,发行的当天,就全数被京城的几家钱庄,给抢购一空了。

而这笔赈灾银子,也直接分为三批,发往了灾区。

至此,黄河水灾的赈灾一事,算是彻底的解决了。

想到自己的穿越,居然拯救了许多百姓,避免了灾区饿殍遍野的情形发生,陆灿也是颇感欣喜。

做为一个穿越者,陆灿深知这个民族的苦难之重。

两千年的封建社会,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。每次的朝代更迭,外族侵略,华夏儿女无不是饱受荼毒,华夏大地更是满目疮痍,整个民族是多灾多难。

哪怕就是眼下的大明王朝,也是如此,大明虽还未亡,但国库空虚,加之土地兼并越演越烈,许多百姓失去了土地,同时却要负担着朝廷承重的苛捐杂税,苦不堪言。

另外,北疆又有外敌,南边还有倭寇,各种灾难轮翻上演,百姓别说安居乐业了,就是能活着都算老天开眼了。

而且,陆灿还知道,再过三年,大明就将再次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。

没错,就是华县大地震。

陆灿记得很清楚,历史书上有记载,在嘉靖三十四年(1556)农历十二月十二(1月23日),华县大地震,亡83万人。

83万人啊!!!!

这可是世界上目前地震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,而这次就在三年之后将会发生!!!!

据史料记载,由于华县大地震爆发在午夜子时,百姓大多都在熟睡之中,因此逃生者寥寥。

有很多人全家殉难,比如有一个明朝宗亲全家一百余口,全在地震中丧生;渭南知县谢培龄全家丧生。

王公大臣,尚且如此惨烈,普通百姓更是惨不忍睹。

根据《明世宗实录》记载:“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……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,复不可数计”。

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,华县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,仅上报名字的就多达83万,其余不知名没有上报的具体死亡人数,更是不可估量。

放在可评估地震等级的今天,这就是一场8.3级的特大地震!而封建社会行政效率低下,人口隐匿的情况时有发生,因此这场地震导致的真正的死亡人数必然还不止这83万!

地震爆发时正好是寒冬腊月,天寒地冻,余震不断,灾民无处可居,无衣御寒,加上嘉靖朝财政亏空,救灾无力,所以有无数没在地震直接丧生的灾民却被活活冻死。

想到这种惨烈之事,就将在三年之后发生在自己的面前,陆灿不由在心里暗自发誓,到时一定要想办法,让大家尽可能的躲避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。

“既然上天让我穿越过来重新活一次,那就让我来为这个时代做一些事吧!”

做为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,这是陆灿内心真正的声音。

不过,他也知道,无论是三年后要救华县大地震的灾民,还是要救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,又或者要一展心中的抱负,首要条件就是先得在这朝堂上立住脚根。

只有这样,才有能力去实现心中想做的事情。

小说《大明:最强纨绔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玉熙宫,左侧有一厢房,是嘉靖皇帝专门进膳的地方。

此时,餐桌之上,陆续摆上了十数道御膳。

嘉靖皇帝坐于主位,他指了指身侧,示意陆灿就坐到他旁边,这是有意在向陆灿表明,亲近之意。

陆灿也没过多客气,乖乖地坐到了皇帝的旁边。

这时,黄锦指着陆陆续续端上来的菜肴,介绍道:“陆主事,这是胡椒醋鲜虾、这是烧鹅、这是燌羊头蹄、鹅肉巴子、咸豉芥末羊肚盘,蒜醋白血汤、五味蒸鸡、元汁羊骨头、糊辣醋腰子、蒸鲜鱼、五味蒸面筋、羊肉水晶饺儿、丝鹅粉汤、三鲜汤。”

“陆主事,这可是圣上对您的格外恩宠啊。”

黄锦报完菜名,笑呵呵的提醒道。

当然,他这可不是在忽悠人,也不是有意在替嘉靖说拢络人心的话,而是事实就是如此。

要知道,这御膳本来就是皇帝专用餐,一般臣子是不能得到恩赐的。

更重要的是,以往虽然也有臣子,得到皇帝的恩赐,但是如今咱们的这位圣上,他却和以往的皇帝不同。

因为咱们这位圣上,它自从壬庚宫变之后,就深居宫中,连百官都不再临朝了,又怎么可能还会跟臣子一块用膳呢?

所以,今天嘉靖愿意恩赐陆灿,一块进膳,这可着实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,那是嘉靖皇帝登基以来的头一回啊。

其中对陆灿的恩宠之意有多深,就不用多说了。

说直白点,这等于完全是把陆灿当成自己最亲近的人了。

也正是因为如此,黄锦才会有如此感叹,不得不当着陆灿的面提醒一句,免得这小子不知道。

见到黄锦在提示陆灿要懂得这份圣恩,嘉靖自然也很高兴,心想这份圣宠,也足已能让这浑小子感激涕零了。

结果,然并卵……

就在嘉靖等着陆灿为此感激涕零的谢恩时,陆灿看了一眼餐桌上的十数道菜品后,却是露出了一副鄙夷的表情,指着桌子上的菜问道:“皇上,您……平日里就只吃十几道菜?”

嘉靖都傻了……

这是……嫌弃菜少了?

“陆主事,陆少爷,你怎么能这样问话啊,这可是皇上赏赐给你的御膳啊,平日里皇上最多也就五六样菜,今日为了你,那可是特意吩咐御膳房加了好几道呢,你不会还不知足吧?”

黄锦吓得脸色都变了,这么大的恩宠,这小子居然不谢恩,反而还一副看不上的样子,这……这小子莫不会是疯了吧?又或者说,他的脑痴又复发了?要不然怎么会说出这么蠢的话来呀?

陆灿一愣,也立即反应了过来,知道刚才自己的言行估计让嘉靖误会了,因为此刻嘉靖皇帝的脸色可不太好看了。

于是他赶紧解释道:“不,微臣不是看不上这些菜,而是……微臣以为皇上的御膳会是天上飞的,地上跑的,水里游的,奇珍异兽应有尽有,结果却没有想到……皇上居然如此节俭,一时感到不敢置信,这……这我想像中的落差实在太大,所以微臣才会失言,望皇上治罪。”

这也不怪陆灿会有这样的反应,因为他以前上大学时,学的就是文科,所以对历史这块也多有涉猎。

他在一些历史书籍中曾经看到过明朝皇帝的一些御膳记载,那都是相当的丰盛的。

比如元璋四子朱棣,他对鲥鱼非常喜欢。迁都北京后,尽管鲥鱼产于南京、镇江等南方地区,且与北京相距千余里,这丝毫不影响朱棣对鲥鱼美食的喜爱。

由于鲥鱼在长江出水不久即死,而南京与北京相距千余里,船运需要一个多月时间,鲥鱼的有效保鲜措施极其重要。

他下令在南京营建鲥鱼厂,鲥鱼厂是对鲥鱼进行保管、运输的机构,即鲥鱼的“快递”站,将鲥鱼“快递”到北京。

还有比如像明末最后一个皇帝,以追求“节俭”的崇祯帝,他却偏好吃燕窝……

据说,崇祯帝早膳的菜肴和主食很丰富,菜肴有牛、羊、驴、豚(猪)、狍、鹿、雉、兔、水族海鲜、山肴野蔌等,山珍海味可谓是应有应用,更重要的是,它那时明朝已经风雨飘摇了,且他本人又推尚节俭之风,但却也比嘉靖这桌子的御膳强了好几倍呀。

所以,陆灿看到这平常富贵人家正常的家宴菜席,一时还真觉得和自己想像中的御膳有十分大的落差。

听完陆灿的解释,嘉靖不悦之色也随之消除,叹道:“这也不怪你,毕竟朝野上下,无不是说内廷挥霍无度。但实际上呢?”

“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,换干洗湿,推衣衣之藩王使臣官吏将士,节用用之禄饷军国之需,无时不念国步之艰,民生之难。可是啊,朕节俭如此,却是无人会信啊,还一个个把国库空虚的帽子,扣在了朕的头上,说是朕挥霍无度造成的。哎,难啊!”

说到这里,嘉靖一脸的苦楚,长叹。

而一旁的黄锦,则难过的偷偷地抹起了眼泪……

小说《大明:最强纨绔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“皇上如此节俭,着实让微臣肃然起敬,可恨的是居然会有人如此抹黑陛下,这些人实在该杀!”

李阳嘴上拍着马屁,但心里也是真的有些诧异。

因为他发现这似乎跟历史上记载的那个嘉靖皇帝完全不一样。

历史对嘉靖的评价,多是负面,最出名的当属“明始亡于嘉靖”这句评价了。由此可见,历史学者将明朝的灭亡,有一大半的原因归罪于嘉靖的身上。

原因无外乎就是几点,一是说他不上朝,不理朝政,痴迷炼丹修仙之道;二是说他纵容严嵩,导致官场腐败,贪墨横行;三是说他铺张浪费,大兴土木,挥霍无度。

但是,陆灿却发现,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显然有失偏颇了。

不理朝政?

他只不过是没有上朝,估计是壬寅宫变差点被宫女勒死,留下了心理阴影吧。

但是,他绝对是天资极端聪慧的皇帝,他不上朝,但又要将权力撑控在自己手中,还要持续朝廷的运转,于是他成了历史上真正将权力下放到内阁的皇帝。

要知道,在此之前,六部才是权力机构,而内阁只不过是皇帝的“秘书办”,一切政令都是由皇帝决定的。

而嘉靖设立了“首辅负责制”,真正放权给了内阁及内阁首辅,使得内阁的政治地位逐渐提升。

这一时间,是明朝繁荣稳定的一个时期,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个“首辅负责制”,内阁首辅那是名臣辈出,比如杨廷和、夏言、杨一清、徐阶,武将也特别多,比如俞大猷、胡宗宪、戚继光、李成梁,连太监都是很守规矩的,比如黄锦、孙洪、毕云等。

不得不说,大家都比较怕这个人精皇帝,君子也好,小人也好,圣贤也好,凡愚也好,都拿他没多少办法,乖乖顺从。

作为皇帝,他的个人生涯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。

从这一点上讲,眼前这位嘉靖皇帝,还真很像电视剧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陈宝国老师出演的嘉靖,把这位皇帝诠释的非常到位。

所以,在首辅负责制中,铁打的内阁,流水的首辅。作为皇帝,他只需要选有能力的人来当首辅就行了,上不上朝,意义并不大。

而要说挥霍无度,眼前这顿御膳,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
另外,这次国库空虚,但嘉靖仍愿意发行国债,向民间借钱赈济灾民一事,也可以看出,他心里是装着百姓疾苦的。

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总结,陆灿倒是觉得嘉靖就算不是明君,那也绝非昏君。

因为他对偌大一个国家,可谓是玩弄于股掌之中,想治,则治得很好,想乱,大家也没法把他怎么样。想放,可以搞得吏治败坏,想收,却是秋风扫落叶。

这也算是他娘的牛人了。

想到这里,陆灿深深地看了一下眼前的这位嘉靖帝,威严、自信的气质下,又难掩为国操劳的疲意。

“为何这般眼神打量朕啊?”嘉靖感受到陆灿的奇怪眼神,不由问道。

陆灿一怔,然后深深一揖:“微臣被陛下忧国忧民之心而打动。朝野上下,虽然有人抹黑陛下,实则是世人皆不懂陛下,在微臣眼里,陛下实属明君!”

“明君?哈哈哈,你就不用给朕拍马屁了。”嘉靖一愣,到是没有想到陆灿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,大感欣慰。

不过,陆灿可不会放过这表现的机会,摇头道:“皇上,微臣可不是拍马屁,而是真心话。您一不好战透支国力,二不荒淫荒废,三不好出巡,深居简出,节俭爱民。这放到历中上任何一位皇帝身上,哪样不是优点?所以在我看来,皇上实属明君。”

嘉靖龙颜大悦,这番话也确实说到他的心底去了,不由感慨道:“想不到第一个懂朕的,居然会是大家口中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!哈哈哈……”

陆灿能感觉到,嘉靖这是真情流露,心中也是一暖,一脸坚定的道:“微臣自今日起,定殚精竭虑,替皇上分忧!”

“眼下赈灾之困,就是你替朕解决的,办法很好,朕心甚慰。”

嘉靖对陆灿是相当的满意。

他一边示意陆灿不要拘谨,想吃什么就放开来吃,一边讲道:“户部昨天呈报核算的数字时,你想必也听到了,一共就只剩十万两银子了。所以,朕就在想,这次发行国债,是否能多发行一部分,一部分用于赈灾,一部分用于缓解一下当前的财政之困。”

陆灿点点头:“这个当然可以,只不过国债发行的名目要专款专用,所以可以分为两个国债来发行。只不过……”

“你想到什么,但说无妨。”嘉靖放下筷子,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。

陆灿沉吟了一下,最后还是说道:“皇上,其实发行国债,也只不过是权宜之计,虽然可解眼前的燃眉之急,但从民间借来的钱,最后终归是要按期还回去的。所以,发行国债,对于大明的财政来说,治标不治本,如果国债到期了,而国库仍然像今时今日一样,亏空严重,那么户部无法按期赎回国债,那后果可就严重了,朝廷失信,可就危及江山社稷了。”

听完这话,嘉靖不由再次诧异地看了陆灿一眼。

能说出这番话来,这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吗?

小说《大明:最强纨绔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